4種兒童氣喘的常見表現

一位7歲男童,媽媽說孩子已咳嗽近兩個月,尤其半夜與清晨咳得最嚴重,一開始以為只是感冒沒好或過敏引起,沒想到咳得愈來愈嚴重…。孩子咳不停,常被誤認為是感冒或過敏咳嗽,但小夫醫師想提醒家長們,如果咳嗽持續超過兩週、反覆發作,且一般止咳藥無效,就要提高警覺,觀察一下是否是氣喘在作怪。
台灣兒童氣喘的發生率在最近20年間增加了十幾倍,其中90%在學齡前發生,且男童的發生率亦較女童高。但氣喘的症狀表現並非以「喘」為主,多數孩子都是以慢性咳嗽表現,家長可能忽略孩子有氣喘問題,所以即早發現進行控制就能減少氣喘對身體的傷害。所以小夫醫師想跟大家說明氣喘的常見表現,幫助家長了解氣喘的預防及何時應該儘速就醫治療。
🤧 氣喘是什麼?
氣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發炎疾病,氣道對塵蟎、冷空氣、空污等刺激特別敏感,導致氣道收縮、黏膜腫脹與發炎物質堆積,引發咳嗽、胸悶、呼吸困難或「咻咻」喘鳴聲。
氣喘常見的4種表現
1️⃣半夜或清晨咳嗽特別嚴重
入夜後,副交感神經活躍導致氣道收縮,加上夜間溫度變化或塵蟎濃度上升,容易刺激氣管。氣喘孩子的氣道本就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這些刺激會讓咳嗽或喘鳴更明顯。雖然感冒也可能夜咳,但氣喘的症狀更為反覆且劇烈。
2️⃣運動後咳嗽,甚至氣喘吁吁
運動時呼吸加速,吸入冷空氣或乾燥空氣會刺激氣道,誘發氣道痙攣,稱為 運動誘發型氣喘(EIA)。若孩子 跑幾步就咳不停,甚至呼吸困難,就要提高警覺。
3️⃣換季或吸到冷空氣就咳
氣溫、濕度變化是氣喘孩子的「天敵」,容易因氣道高反應性(AHR)產生咳嗽、喘鳴、甚至呼吸急促。
4️⃣ 合併鼻子過敏或異位性皮膚炎
氣喘、鼻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過敏三部曲」。若孩子同時有這些症狀,表示過敏體質明顯,氣喘風險也相對更高。臨床上約有八成氣喘兒童 #同時合併鼻過敏,而鼻涕倒流至咽喉所造成的刺激,更常在夜間引發或加重咳嗽症狀。
目前醫學上認為氣喘無法完全「根治」,但可以預防及治療,居家照顧是對抗幼兒氣喘的第一道防線。只要我們懂得環境的控制及避免接觸過敏原,配合適當的治療,就能減少氣喘發作,甚至多年不發作。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體質成熟、肺功能變強,症狀就會明顯改善。
▶️生活沒有想當然,在平凡生活中,看見那些容易被忽略、卻最值得在意的事,成就最好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