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百問

夏天孩子容易流鼻血,「冷熱溫差刺激」是主因

孩子 流鼻血

最近在門診常聽到家長的擔心,說孩子突然流鼻血的頻率變高了。其實,夏天確實是孩子流鼻血的高峰期,這與夏季特有的生活型態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小夫醫師特別整理了幾個夏天常見的流鼻血誘發原因與預防方法給家長們參考~

孩子 流鼻血 溫差

夏天孩子容易流鼻血,「冷熱溫差刺激」是主因

1.冷熱環境劇烈變化

孩子從高溫的戶外環境(如 35~37°C)直接進入低溫冷氣房(如 22°C 以下),或洗完冷水澡後立即吹冷氣,會造成鼻腔內的微血管短時間內劇烈收縮。

​2.冷氣環境乾燥,黏膜保水能力下降

空調運轉會降低室內濕度,尤其在密閉空間長時間開冷氣,孩子的鼻黏膜水分容易蒸發,導致乾裂。乾燥的黏膜結構變得更脆弱,遇到擤鼻、揉鼻等日常行為時,更容易流鼻血。

3.鼻黏膜結構本身尚未成熟

兒童的鼻黏膜相較成人更薄,表層血管分布密集,且缺乏良好的彈性回應機制。因此在受到冷熱交替刺激時,局部微血管容易無法承受壓力變化而破裂出血。

4.過敏性鼻炎或慢性鼻塞讓黏膜處於高風險狀態

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鼻腔黏膜常處於慢性充血、發炎或水腫狀態,本身就容易破皮出血。若再加上夏季冷熱交替的外在刺激、頻繁揉鼻或擤鼻,更容易出現微血管破裂。

 

如何預防因「冷熱溫差刺激」造成的流鼻血?

👉從源頭調整環境,減少冷熱劇烈變化

​🍀進入冷氣房前先緩衝降溫:回家後先擦汗、換衣,先用電風扇幫助體溫慢慢下降,避免血管瞬間收縮。

​🍀冷氣溫度建議設定在25~27°C:避免從戶外30多度的高溫環境,直接進入22°C以下的強冷空間。

​🍀避免冷氣出風口直吹臉部或鼻子,降低局部溫差造成的黏膜刺激。

​🍀進入冷氣較強的商場、車廂時配戴口罩:口罩能作為溫差的緩衝保護層,減緩冷空氣對鼻黏膜的刺激,降低血管急速收縮所引起的流鼻血風險。

👉保護鼻黏膜,降低微血管破裂風險

維持鼻腔濕潤:建議使用無藥性的生理食鹽水鼻噴劑,每日早晚各一次,幫助黏膜保濕。

▸保持適當室內濕度(建議50~60%),避免冷氣環境過乾導致黏膜乾裂。

▸穩定控制鼻炎與過敏體質:如有鼻炎或過敏體質的孩子,應依醫師指示規律用藥,減少慢性充血與黏膜脆弱狀態。

▸擤鼻涕時要溫和擤出,避免用力過猛或單側強擤,以免造成血管壓力集中。

🪴細心照護,是孩子成長中最溫柔也最重要的良藥。雖然流鼻血在夏天很常見,但如果孩子一週鼻血超過 2 次以上,或10 分鐘仍無法止血,甚至伴隨頭痛、全身瘀青、臉色蒼白、疑似貧血等症狀,就應儘快就醫,由醫師進一步檢查是否有鼻腔結構異常、凝血功能問題或其他潛在疾病。

​你家小朋友也有常流鼻血的困擾嗎? 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發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延伸閱讀:5歲以下孩子最易中暑,中暑緊急處理4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