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以下孩子最易中暑,中暑緊急處理4步驟

最近天氣實在太熱了,前幾天我在路上看到一台娃娃車,爸媽很用心幫孩子防曬,帽子、毛巾、推車蓋布通通上陣,小朋友整個人被包得密不透風,但孩子臉紅紅、呼吸急促,看起來已經快中暑了……小夫醫師想趁這個機會提醒家長們,5歲以下的孩子,是中暑的高風險族群。
🐥醫學上「5歲」是體溫調節功能趨近成熟的分界點
從兒童生理發展來看,約在4~5歲之間,孩子的汗腺分布與自律神經調節功能才逐漸趨於完整,體溫調節能力才慢慢接近成人水準。在這之前,孩子的散熱效率低,加上以下幾個原因,使得5歲以下孩子在🔥炎熱天氣中特別容易中暑:
🔴 汗腺尚未發育完全,排汗功能差
孩子汗腺數量較少、分布較局部,即使身體過熱,也不一定能流汗降溫。
🔴 體表面積比例高,水分散失快
孩子體重輕但體表面積大,水分與熱量散失比成人快,若水分補充不足,很快就會出現脫水或體溫升高。
🔴 體溫調節中樞未成熟,反應速度慢
人體透過下視丘調節體溫,但小小孩這套神經系統還在發育,無法即時進行血管擴張、出汗等散熱反應,容易把熱積在體內。
🔴 推車、車內等密閉空間成為「熱源陷阱」
密閉車內通風差,短時間內溫度可能飆破60~70度以上,小孩可能在短短10幾分鐘內就出現脫水症狀,不到半小時就可能出現意識混亂,甚至呼吸衰竭、熱衰竭或休克。
💣小孩中暑的常見症狀,家長務必留意以下幾點:
▶ 精神與活動力明顯下降
原本活潑的孩子突然變得懶洋洋、沒精神、提不起勁,整天只想躺著不動,這是中暑最常見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初期表現。
▶ 食慾不振,伴隨腸胃不適
包括沒胃口、肚子悶痛,有時甚至會出現拉肚子、便秘或嘔吐等腸胃症狀,這是身體開始出現熱傷害反應的警訊。
▶ 呼吸變快、心跳加快
體溫上升時,身體會自動啟動「散熱模式」,心跳與呼吸會不自覺加速。若孩子 在靜態狀態下仍明顯喘氣或心跳快,要高度警覺。
▶ 體溫偏高,手腳卻冰冷
這種「中央溫度上升、四肢血液回收」的情形,是熱衰竭的典型前兆,代表身體正在調動血液集中保命。
🚨正確的中暑緊急處理程序
1️⃣立刻移到陰涼或通風的地方
不管當下是在戶外、車內,第一步就是遠離高溫熱源,找陰涼處或冷氣房,讓身體有機會降溫。
2️⃣鬆開衣物、幫助散熱
脫下帽子、解開衣領,可用濕毛巾擦拭頸部、腋下、鼠蹊部等血管密集處,協助皮膚散熱。
3️⃣在意識清楚時補充水分
如果孩子神智清楚,讓他少量多次喝常溫白開水。如果孩子出現嗜睡、意識不清、無法吞嚥,切勿灌水,避免嗆入呼吸道。
4️⃣保持安靜、避免活動
中暑時孩子的血液循環與神經系統已經在緊急調節,🚫讓孩子休息、躺平、避免走動,以免加重耗氧與體力消耗。
🩺每一份出自愛的保護都能轉化為守護孩子健康的力量,只要細心留意就能讓他們開心地享受🌞夏天的陽光。